一般种植地柏苗,在苗期的修剪是最重要的,修剪要经过摘心、摘芽、抹芽、摘叶、修枝这几个步骤,然后在结合必要的施肥浇水就可以了,具体方法如下:
1、摘心:摘去嫩梢的顶端部分,其目的是抑制枝条伸长,促使嫩梢下部腋芽萌发,增加分枝,缩小枝间距离,使枝片丰满,树冠浓密,所以必要的摘心是要操作的;
2、摘芽:抹去尚未展叶或刚开始展叶的嫩芽,它的目的是摘去苗木的未开展的顶芽,促使其发生的枝和叶短而密,从而达到微缩的目的;所以在春季主芽尚未展叶时,全部摘去,在其下部定能重新萌发出2~5个副芽,由这些副芽长出的枝和叶均短而密,从而达到了枝短叶细的目的,更显自然,当然,由于此法产生的枝条过于拥挤,可根据整株的外形进行调整。
3、抹芽:在生长期的地柏极易发生许多不定芽,如任其生长,不仅消耗不必要的养分,而且会扰乱树形,破坏原来的造型形式,所以只要发现此种芽发生,要立即除去。
4、摘叶:摘叶的目的是摘去较老的叶片,迫使植物重新萌发新叶.由于新叶幼嫩,色泽翠绿,新叶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色泽上,都比老叶更具有观赏价值,从而又延长了观赏期。
5、修枝:修枝有疏剪和短截两种形式:疏剪在民间又叫“抽稀”,多在地柏苗休眠期的时候进行;主要是将过密、重叠、交叉、平行、下垂等枝条从基部剪去;短截主要是在生长季节进行,将伸出枝片以外的枝条(包括徒长枝条),短截到与枝片一样平的位置,疏剪与短截的目的是保持枝片,或欲达到某一造型的形状。